上海靜寧
橡膠接頭企業——注重高新閥門科技演變 - 企業新聞 -
橡膠接頭|上海橡膠接頭|橡膠
軟接頭|松江橡膠
軟接頭|脫硫橡膠接頭|異徑橡膠接頭|襯四氟橡膠接頭|耐酸堿耐磨橡膠接頭|橡膠隔振器|阻尼彈簧減振器|風道橡膠補償器
上海是能源資源小省、能源消費大省,能源這本“經”并不好“念”。然而,能源關系到轉變發展方式大局,這本“經”再不好“念”,也得“念”好。近日召開的上海市首次能源工作會議,對全省未來如何突破能源瓶頸作了詳細描畫。據介紹,當前能源發展面臨突出矛盾和挑戰。例如,能源供應以外調為主,全省90%的煤炭、92%的原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氣依靠外省或者進口,保障供需平衡的難度很大;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煤炭消費量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6%,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的任務都很重。-據介紹,上海市將積極擴大新能源推廣應用,提高新能源消費比重,到2020年達到15%以上。目前在上海市,核電、風電在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可行,已具備大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有關人士介紹說,比如核電,爭取田灣核電三期工程年內獲得核準并開工建設;風電,《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已上報國家,正在等待國家能源局批復。今年將重點配合國家能源局做好海上風電項目招標工作,啟動總容量約為300萬千瓦的10個海上風電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太陽能方面,33個項目已獲得國家財政補助資金4.4億元,下一步,將加快光伏電站開發建設。此外,上海市還將提高石油、天然氣的消費比重。目前,上海市石油、天然氣消費量約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20%,低于全球59.4%的平均水平,與全國23%的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為此,上海市將加快建設“西氣東輸”二線和“川氣東送”工程,加快推進如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確保明年竣工投運。上海市電力仍以煤電為主,燃煤機組裝機占近85%,發電量占88%。為保護環境,電力工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時不我待。為此,上海市將繼續推進“上大壓小”、積極發展熱電聯產、加快電網建設。據預測,到2015年,上海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將達9200萬千瓦,根據目前已確定的電源點和區外來電測算,將有2400萬千瓦的裝機缺口。“上大壓小”這類項目,前期工作手續多、審查核準時間長,從機組關停到獲得項目核準,快則兩年、慢則三四年。因此,能源建設必須未雨綢繆。今年,上海市將確保完成電網投資220億元,建成500千伏輸電線路51公里、220千伏輸電線路1688公里。“當前,世界范圍的新的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推進,對上海市來說,避免使能源科技成為能源發展的‘短板’尤為重要。”有關人士提出,“上海市是制造業大省,能源裝備特別是零部件制造具有較強的優勢,應以新能源發展帶動新能源制造產業發展,實現互動并進。”為推動能源行業科技裝備進步,上海市將依托重大能源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重點發展智能電網、風電裝備、光伏產業、先進核電、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力爭2012年銷售收入達到6000億元。比如,光伏太陽能,旨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轉換效率,并逐步擴大非晶硅電池生產應用;智能電網產業,將重點開發10大類100項技術含量較高的重點產品。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技術是一大瓶頸,為此,上海市正在大力加強研發力度。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批準華銳公司總投資8億元,在鹽城市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今年10月,具有國際水平、國內首臺5兆瓦海上風機將下線。了解到,今年上海市還將編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不僅總體規劃發展,還包括煤炭、電力、新能源、電網、天然氣、成品油及加油站布局等相關專項規劃。同時,上海市將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這意味著,風電、光伏發電并網的價格難題有望得到有效解決。據悉,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內外市場萎縮的影響,上海市的閥門等傳統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從去年底以來,該市各個產業圍繞著“科技”進行轉型、提升,像前澤閥門這樣以研發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來提升附加值,或者向高科技領域進行產業延伸,走出一條推動產業發展的新路。傳統產業注重科技競爭力據上海市經貿局近期調查,上海的閥門龍頭企業都在紛紛上馬研發新產品,上海閥門企業前澤公司近日成功研發了高溫蝶閥。據該企業負責人金衍臣介紹,目前剛研制成功的小口徑產品,已經交付客戶試用;如果產品試用未出現問題,企業將對該項產品的其他規格繼續進行研發。根據市場分析,這項新產品可給該企業帶來2000萬元的效益。上海市老牌閥門公司閥門集團,就提出用新產品占領市場的發展戰略,自主研發超臨界、超超臨界等特殊環境下使用的閥門產品。而該縣大眾閥門公司已經建立了國內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模具設計中心等,每年從銷售額中提取3%至6%的資金作為研發經費,目前該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省級新產品19項,國家專利10余項。據上海市經貿部門統計,通過指導、審查,篩選具有技術創新亮點、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符合產業轉型升級要求的新產品申報工作,在今年第一季度,僅省級新產品申報,已備案的新產品就有19項,達到去年全年備案數的一半。“科技”標簽成新興產業時尚經近年來的引導扶持,上海市已形成10多家專用設備制造企業。這批專用設備制造企業,屬于上海的新興產業,而且近年來發展迅速。如生產大型數碼噴繪機的工正科技公司,目前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第一。而生產制藥成套設備的迦南制藥公司,在同行業中排名第三。這批企業所生產的專用設備普遍屬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企業規模不大,但產值卻很高。據統計,該縣專用設備制造企業的單位土地產出率達到全縣平均水平的幾十倍。此外,近年來在上海市建立的新興產業中,投資的方向普遍轉向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這些科技含量較高的新領域。比如南方集團就把轉型的目光投向電廠的節能減排項目上,引進美國脫硫技術和丹麥脫硝技術,進入煙氣脫硫這一高新技術新型產業。此外還出現了白天節能電子、普諾節能科技等一批生產節能設備的新興企業。“減負”政策引導企業技改上海育才實業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教玩具的企業,公司負責人蘇尚州表示,雖然企業規模不大,但在這幾年企業的產值增幅都達到30%以上,而這都得益于企業每年大比例的研發投入和技術設備更新。據悉,該企業去年投入1000萬元購買新型生產設備、新模具等。“去年我們企業由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更新得到的來自各方面的補助就有170多萬元,這幾年來每年都有相關的政策補助,這對我們這些發展中的企業來說幫助很大。”蘇尚州說。而上海前澤閥門公司副總經理陳國明看來,對企業技改的扶持政策形成了一股推動企業加大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的推動力。報喜鳥每年都會得到占技改支出比例3%至5%的政策補助,去年該公司購買新設備和企業信息化改造得到的政策補助就有96萬元,同時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上海稅務部門也會按規定給予加計扣除。上海市經貿部門統計,今年至目前該縣正在實施的技改項目共有100個,計劃總投資31.71億元,其中今年新備案項目10個,計劃總投資1.06億元,預計這批項目實施后能新增產值15億元,新增稅收1億元。